九江金鳳凰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因違規被江西證監局警示
減肥,為了健康,為了美麗,這是一個永恒的熱題,也是一個世紀性難題。除了節食、運動,減肥藥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選擇。但是,正在服用“減肥藥“的你們,吃的真的是“藥”嗎?最近,某知名電商平臺便因為在搜索結果中混淆減肥藥和減肥保健食品而引來了官司。求藥不得藥,狂推保健品,消費者的苦不只在肉上,更在心里。
事件回放
電商平臺搜藥搜出保健品
近日,北京的柴女士在某知名電商平臺上搜索關鍵詞“減肥藥”,并購買了搜索顯示頁面銷售量排名靠前的幾款產品,但她收貨后發現所有產品其實都只是宣稱具有減肥或瘦身功能的保健食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減肥藥品,柴女士感到自己被電商平臺和商家所蒙蔽,為此,柴女士已經分別向某知名電商平臺所在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濟開發區分局和大興法院提起了訴訟,希望主管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依法對這種關乎群眾的健康的網購亂象進行管理和糾正,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事實查證
某知名電商平臺搜索“減肥藥”李鬼不少
減肥藥是指具有減肥瘦身作用的藥品,目前為止,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批準的減肥藥只有一種——奧利司他,但市場上存在大量魚目混珠的情況,很多保健食品被商家以及電商平臺冠以“減肥藥”名號加以銷售。
目前在某知名電商平臺上搜索關鍵詞“減肥藥”,顯示的搜索結果有61頁,3600+件商品,而排名靠前的基本均為保健食品,并非藥品,部分商品還顯示為“該知名電商平臺配送”商品。
相比之下,我們注意到,其他電商網站,例如淘寶、天貓就比較規范,在淘寶、天貓上搜索關鍵詞“減肥藥”,顯示頁面排名靠前的基本均為奧利司他類減肥藥品:
常識科普
藥與保健品存在本質區別
相關專家表示,減肥藥與保健食品存在本質區別,前者屬于藥品,后者則屬于食品范疇,即便某些保健食品具有一定的減肥功能,其性質上仍然不能被歸為藥品。如果是保健食品,無論其是否具有減肥效果,在銷售(包括網絡銷售)和廣告宣傳過程中,均不能使用“減肥藥”的名義,或者作出表示功效的保證,并且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替代藥品”。否則,極易使消費者對擬購商品的性質、功能、用途等產生混淆、誤認。
目前中國的減肥類商品市場極為廣泛,涉及人口眾多,但減肥藥的概念缺少必要的澄清和規范,存在被市場濫用的情況,如果不及時加以制止和糾正,必然會影響市場的健康發展,損害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
專家呼吁消費者在選擇時,認清減肥藥與保健食品,根據自己的需要準確判斷。如果希望有一定的療效,最好選擇 SFDA 批準的標有“ OTC ”(患者無需處方可安全使用的非處方藥標志)字樣的藥品,購買時看看是否附有詳細說明書。在服用屬于藥品(國藥準字)前必須仔細閱讀說明書,要按推薦劑量服用,不要超劑量服用。
TOP
- 原創/
- 推薦
焦點企業
-
報團游澳洲簽證被拒 途牛旅游扣1.99萬團費游客質疑
來源:舜網舜網訊 春節期間報團游澳大利亞,沒想到旅行社代辦簽證被拒,行程泡湯,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