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資本熱捧的微微拼車終究難免這樣的結局!
管理失控搞垮微微拼車
融資失敗結束了微微拼車的創業之旅,但這只是表象,真正殺死這家公司的,是其在戰略、團隊、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王永說,對于失敗他自己要承擔起80%的責任。作為董事長,王永最初主導公司的戰略和外部事務,但在融資、招人、技術和管理等宏觀層面,他的判斷力都明顯不足。
微微拼車的一位前員工告訴記者,王永對于互聯網不甚了解,前期他在融資方面太過樂觀和傲慢,后期則沒有做到當機立斷。公司在用人上也沒有形成規范,王永獨斷的現象時有發生。王永在全國各地有很多合作伙伴,這些人給微微拼車初期的擴張工作帶來很大幫助,但后來他們用盡各種手段掏空了這家公司的資金。
如果王永手下有一支稱職的高管團隊,微微拼車或許也不至于失敗得那么突然。但問題是,沒有。
如今王永對微微拼車前高管們的評價是——“簡歷都很牛”,不少人在華為、金山、摩托羅拉、百度等大型IT公司供職過,但對于互聯網產品的開發和運營卻不甚了解,也基本沒有帶領上百人團隊的經驗。比如在產品方面,微微拼車App的用戶體驗很差,有一段時間每天要宕機三四次。
但最致命的問題出在資金上。微微拼車從開始到最后一共花出去4000多萬,王永認為其中至少有一半“被浪費了”。首先,在市場補貼方面,微微拼車做得不夠精細。有一段時間,微微拼車每天要補貼掉100萬元,最多的一天則為150萬元。
“我們沒有把錢補給真正需要補貼的人”,王永說,“補貼是一種自殘行為,短期內看起來好像有點繁榮,但實際上并沒有培養起任何的用戶忠誠度。反而招來大量的職業刷單者,在我們的后臺,刷單比例至少占到30%。”
但補貼并不是微微拼車燒錢的唯一出口。在推廣費用上,這家公司的內控問題相當嚴重。“有三分之一的城市出現了這種狀況,比如通過合同造假的方式侵吞推廣費,比如一頓飯上萬元的應酬費。”王永說,“甚至有些地方,幾十萬的推廣費花完了,下面員工竟然說沒有見過這些錢。”
聊到這里,王永的情緒有點激動。他說,當他發現這些情況的時候已經晚了,因為此前微微拼車的高速增長掩蓋了很多問題,而財務權一直在CEO蒲繁強手里。
上述微微拼車前員工告訴網易科技,蒲繁強在財務方面基本不進行任何規劃和管理。“各地來要錢,一般都會同意,也不問錢怎么花,也不考核實際的效果,只負責加油打氣。”比如,重慶的團隊要走80萬推廣費用,只帶來1000多個用戶;唐山要走150萬,基本沒帶來什么用戶;北京的一個活動花費了20萬,只帶來100多個用戶。
“高管每個月工資3萬多,媒介總監2萬,總監的助理都要1萬5。”王永做企業20多年,本來他有自己的經驗和判斷,但當高管們用“互聯網要信任、透明、快節奏”等理念來游說他的時候,他動搖了、相信了,“他們告訴我,我們要學硅谷,每天穿個大褲衩、穿雙拖鞋來上班,每天要有水果、酸奶,要好吃好喝。有一個月我看賬目,買水果、買酸奶的開銷都好幾萬。”
當王永發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公司賬上已經沒有錢了,他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拿了出來,甚至還找朋友借了不少錢,用于裁員、收拾微微拼車剩下的攤子。
4000萬買來哪些教訓
“如果給你一次機會,重新回到2014年10月,你覺得微微拼車的結局會變嗎?”
對于這個問題,王永聲稱自己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吸取了前述教訓之后再去經營微微拼車,勝算一定會很大,“也許現在拼車領域剩下來與滴滴順風車對抗的就不是嘀嗒拼車,而會是微微拼車。”
王永說,創業就像登山,他以前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小有成就,但就好像只到過海拔2000米的山頂。而經過微微拼車,他去過了海拔3000米的地方。雖然結果摔得很慘,但教訓也是財富。
微微拼車給王永帶來很多教訓,比如:創業要避免燒錢、避開巨頭,否則命運不在自己手中;融資不能貪婪,要及時拿錢,出價最高的不一定最可靠;團隊里要有同舟共濟的合伙人,打工心態的職業經理人往往靠不住;內控和管理工作一刻不可松懈,否則公司會死在內耗上。
當然,也有對人性的思考。“以前我做公益,碰到的好像都是好人;做了微微拼車之后,遇到的好像全是壞人。”王永口中的“壞人”,指的是刷單用戶和侵吞公司財產的員工,“我在湖畔大學上學,馬云就跟我們講,世界上其實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人的一半是善,另一半是惡。”
回想起糾結估值的那段時間,王永也承認自己有點貪婪,迷失了本性。而在如何處理人性的問題上,王永的答案是“一定要靠規則。”
當然,如果再創業,王永一定不會選擇類似拼車這樣通過瘋狂補貼來競爭的行業。“生意總歸要賺錢,要有利潤。O2O補貼大戰,其實都是自欺欺人。”王永說,“互聯網是一種工具,我們不能把互聯網當飯吃,真正的發動機還是商業本身。本來我對這個道理的理解還是比較深的,但在那段狂風暴雨的時間里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在采訪完王永之后,記者與另外幾位拼車行業的專業人士探討微微拼車的成敗。不少人表示,在他們眼里,像王永這樣的傳統企業家來玩互聯網,幾乎注定要敗在互聯網創業者的腳下。
但王永認為自己曾離成功很近,如今內心漸漸釋然,他說自己還會繼續創業:“如果一個創業者,能栽一個很大的跟頭,對他未來做更大的事情,一定是有巨大幫助的。”
TOP
- 原創/
- 推薦
焦點企業
-
報團游澳洲簽證被拒 途牛旅游扣1.99萬團費游客質疑
來源:舜網舜網訊 春節期間報團游澳大利亞,沒想到旅行社代辦簽證被拒,行程泡湯,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