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網貸!投幾十萬開公司 不到兩年吸金9億
本周,接連在深圳開庭審理的網貸公司涉嫌違法案,再一次呈現2013年、2014年網貸瘋狂期的吸金手法。兩名具備一定知名度的實業家,在資金緊張時,轉而設立網貸平臺自融資金。但高額的利率難以為繼,最終資金鏈斷裂,有關人員或被羈押或被通緝,等待法律懲處。目前,隨著規范整治,各方都在回歸理性。
靠不住的背景
風光的表象下潛藏資金緊張的壓力
5月23日,被押上法庭之前,郭金霖還是一名成功企業家。他經營的泛藍集團自2004年在深圳成立,長期經營音響等電腦外設,后期轉型升級做智能設備。他宣稱公司產品占據全球百分之七十的份額,年營業額超過5億元。
2011年前后,郭金霖還大舉在河南信陽投資工業園,從事液晶電視生產,宣稱第一期投資高達22億元,后續跟進投資將超過百億元。
郭金霖受審的次日,張勇在福田區人民法院受審,他并不具有知名度。但是他身后的聶存良,卻也算是企業家圈子內的知名人物,目前也正處于通緝在逃狀態。
聶存良同樣被視作成功的商人。他從一個內地供銷系統業務員,再到政府的駐深辦,最終于2003年下海,投身保健品行業,此后組建深圳深藥集團,手握不少優良資產,長期被各類媒體作為創業成功的“逆襲”代表而報道。
聶存良還熱衷于交際,他是山西人,擔任了深圳山西商會會長。追隨在他身邊的張勇在法庭上稱,聶存良在圈子內有威望,這也是他為什么會愿意在聶存良的安排下,擔任聶存良控制的網貸公司法定代表人。
郭金霖與聶存良有著相似點,他們手上有實業,具備多重的社會身份,在圈子內有一定知名度。他們時常被媒體聚焦,個人影響力得以擴散,在公眾面前形成了良好的個人形象。
但風光的表象下,早已潛藏資金緊張的壓力。早于2013年8月,躋身網貸平臺之前,郭金霖的公司已因大舉投資擴張,欠下一家投資公司6000多萬元款項,無力償還本息。
而聶存良控制的深圳深藥集團,宣稱建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草藥萃取、口服液、片劑、膠囊、顆粒劑等30條生產線,年產值20億元。擁有藥品50多個,藥食同源保健食品及飲品21個。看上去規模龐大,但聶存良承認,搞網貸平臺之前同樣面臨資金緊張。有媒體事后披露稱深藥集團下屬企業部分股權已經質押給銀行,企業年凈利潤可能不足5000萬元。
良好的個人形象,加上私營企業不透明的財務,足以讓公眾失去一部分判斷力。郭金霖與聶存良的網貸平臺均于2013年上線,目標明確,吸納公眾資金,緩解個人及企業的資金壓力。
等到兌付危機之后,不少投資者仍談論著他們所具有的背景。只是在此時,投資者認為他們的背景影響著有關部門對案件的調查。但最終,郭金霖遭到羈押,聶存良遭到通緝。
瘋狂的網貸
幾個人開起一家資金量數億的公司
網貸公司于2012年開始興起,被視為一種新興業態。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個人是不能向不特定公眾借款的,否則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名。網貸公司恰恰打了一個擦邊球。
網貸公司往往宣稱只是平臺公司,為借貸的雙方搭建一個融資平臺。但如果網貸公司通過虛構借款標的,名義上是不同的借款人,實則是同一個人借款人,能夠實現向不特定公眾進行募資,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法律風險。
檢方的指控顯示,郭金霖是在債主的推動下,進入到網貸行業,并且目標非常明確,即用來籌措資金,先行償還欠下某投資公司的6000多萬款項。
郭金霖本身并不懂互聯網金融,檢方指控顯示,這一平臺主要由前述投資公司的高管負責聯系有網貸平臺操盤經驗的人士負責。
百信財富平臺在2013年12月開始上線。到2014年年底開始出現兌付危機時,這一平臺吸金2 .7個億,投資人有6518名。
聶存良的“銀貸通”平臺則是在2013年初注冊成立。聶存良同樣并不懂網貸平臺。按照他跑路前在警方所做供述顯示,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當時是鄒小鳳找到他,提出開設網貸平臺。
鄒小鳳外號“通姐”,在網貸圈具備一定知名度。鄒小鳳證言則稱,是聶存良主動找她提出做網貸平臺。
而網貸平臺架構也極其簡單,鄒小鳳負責運營,財務則由聶存良的深藥集團財務兼任。一家有上市公司背景的網貸公司高管告訴南都記者,互聯網金融本質上仍然是金融,金融業最重要的是風險控制,資產端的管理,即資金的去向非常重要。不少正規網貸公司的風控崗位,往往由在銀行有數年風控經驗的人士出任,并帶領一支較大的風控團隊。
不過如果是出于自融資金目的設立網貸平臺,風控團隊顯然并無存在的必要。如果找到一個有客戶資源的運營總監,三五個人一個網貸公司就成立了。而聶存良的供述顯示,新開的網貸平臺辦公室就設在他原有公司,系統是花30萬元找一個軟件公司搭建。運營總監的鄒小鳳業務能力確實驚人,平臺上線一個月左右,吸納資金即超過一個億。
如此,從表面上來看,三五個人,30萬元的投入,網貸平臺就可以設立,開設成本極為低廉。“銀貸通”持續運營不足兩年,吸金就超過9個億。
深圳警方早前在一份報告中援引業內人士的話稱,只需要花2萬到3萬元即可以購買一個網貸平臺軟件模板。除此之外,這一行業也缺乏監管,深圳警方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這一行業僅僅依靠商業道德來進行束縛。
低門檻,又無監管,各類人員若過江之鯽,紛紛涌入網貸行業。一名從業人士就告訴南都記者,目前行業內,較為可靠的有上市公司背景、國資背景以及風投背景的網貸平臺,除此之外,還有前述從實業轉入網貸行業的,以及原本從事擔保、民間借貸等灰色高利貸生意的人員進入,自融風險極高,另有直接闖入市場來進行詐騙的。
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最新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 16年一季度,全國網貸平臺數量為3422家。
TOP
- 原創/
- 推薦
焦點企業
-
報團游澳洲簽證被拒 途牛旅游扣1.99萬團費游客質疑
來源:舜網舜網訊 春節期間報團游澳大利亞,沒想到旅行社代辦簽證被拒,行程泡湯,卻要...